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

景美區

景美原為平埔族秀朗社民所居,1729年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開墾拳山,建林口庄(今水源地、公館一帶),結果和秀朗社發生衝突,傷亡數百人。又五年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地區,驅逐粵人,建立公館庄(今師大分部),自此一路向南開墾。1740年溪口、三塊厝和十五份一帶均已開墾,後來並形成興福和萬盛兩庄。
景美地名台語讀成景「馬」而非「米」。
「梘」是一種灌溉設施,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,架跨溪河之上,讓灌溉用水通過。在漢人開墾大加蚋堡時,墾地日廣,圳水不夠分配,先民郭鍚瑠先生見新店青潭水量豐沛,乃開鑿圳道,並架設大木梘,經大坪林跨越石碇溪(今景美溪)而北流。此梘為條木製成的木槽,用一長約十公尺的木樁架在溪中,梘有三面,用很厚的木皮構成,再用楔子連接,內部敷有一層油灰,以防漏水,梘內深約一公尺半,寬兩公尺半,由四十七根木樁固定。新店大坪林為梘頭,過石碇溪為「梘尾」,台語讀音「景馬」,即為景美地名之由來。在日治時改名為「景尾」,台語也讀「景馬」。
1950年由深坑鄉劃出,自立景尾鎮,屬台北縣。設鎮時定名為「景美鎮」。1968台北市政府改制院轄市,景美鎮又納入台北市版圖,成為「景美區」,1990年又與木柵區合併「文山區」迄今。

瑠公圳原本流經景美街,1908年日本人拆除木梘,改建水泥橋(後稱瑠公橋)橋上行車走人,橋下箱涵通水,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水利建造物,圳道改行景文街,而景美街之廢圳道由日本當局和街民共同出資召集景美、木柵兩地人力開闢木柵路一段。1963年,瑠公橋不敷使用,且灌溉農田日漸減少而拆除,另建景美新橋。1966年北新橋相繼通車後,景美變成通過性地帶,商機日益沒落。

沒有留言: